您所在的位置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 > 科室导航 > 肝病科 > 肝硬化 >
科室导航
肝硬化

容易患上肝硬化的人群是哪些?肝病医生庄淑英为您详细解读

发布日期:2025-11-26文章来源: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浏览次数(161)

 肝硬化,这一严重的肝脏疾病,如同隐藏在身体内的“定时炸弹”,一旦爆发,将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巨大威胁。那么,究竟哪些人群更容易患上肝硬化呢?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资深肝病医生庄淑英,为我们详细解读这一问题。

一、长期饮酒者:肝硬化的“高危群体”

酒精,作为肝硬化的主要诱因之一,长期大量摄入无疑会增加患病风险。庄淑英医生指出,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进行代谢。长期过量饮酒会导致肝脏负担加重,肝细胞受损,进而引发脂肪肝、肝炎等病变,最终可能发展为肝硬化。因此,那些长期无节制饮酒的人,无疑是肝硬化的高危群体。

二、慢性肝病患者:病情迁延,易致肝硬化

除了酒精因素外,慢性肝病也是导致肝硬化的重要原因。庄淑英医生表示,如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病毒性肝炎,以及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等,若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病情持续恶化,都可能演变为肝硬化。这些患者由于肝脏长期受到损害,肝细胞再生能力减弱,纤维组织增生,最终形成肝硬化。

三、不良生活习惯者:隐形杀手,不容忽视

不良的生活习惯同样可能成为肝硬化的推手。庄淑英医生强调,长期熬夜、过度劳累、饮食不规律等不良生活方式,都会对肝脏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特别是高脂肪、高热量、低纤维的饮食结构,容易导致脂肪肝的发生,而脂肪肝又是肝硬化的前奏之一。此外,缺乏运动、吸烟等不良习惯也可能增加患肝硬化的风险。

四、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交织:家族史需警惕

遗传因素在肝硬化的发病中也扮演着一定角色。庄淑英医生提到,有肝硬化家族史的人,其患病风险相对较高。这可能与遗传基因中的某些变异有关,使得个体对肝硬化的易感性增加。同时,环境因素如长期接触有毒物质、农药残留等,也可能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共同促进肝硬化的发生。

五、其他特定人群:也应引起关注

除了上述几类人群外,还有一些特定人群也容易患上肝硬化。例如,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肝脏解毒和代谢能力减弱,更容易受到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导致脂肪肝和肝硬化的风险增加;肥胖人群则因体内脂肪堆积过多,易引发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进而可能发展为肝硬化。

综上所述,容易患上肝硬化的人群主要包括长期饮酒者、慢性肝病患者、具有不良生活习惯者、有肝硬化家族史者以及其他特定人群。庄淑英医生提醒广大读者,了解这些高危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肝硬化的发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及时治疗慢性肝病是降低患病风险的关键。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好自己的肝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