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 > 科室导航 > 妇科 > 子宫腺肌症 >
科室导航
子宫腺肌症

怎么才能治愈好子宫腺肌症?妇科医生王杰解读

发布日期:2025-06-30文章来源: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浏览次数(134)

子宫腺肌症,这一困扰众多女性的妇科疾病,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可能影响生育等诸多方面。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治愈好子宫腺肌症呢?下面听听妇科医生王杰的专业解读。

一、认识子宫腺肌症——病因与症状洞察

子宫腺肌症是由于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生长、发育,并随月经周期出现周期性出血,导致周围肌层组织增生、肥大,进而引发一系列症状。其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明确,但多认为与多次妊娠及分娩、人工流产、慢性子宫内膜炎等造成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内膜侵入肌层有关;也和高水平的雌激素刺激,促使内膜向肌层生长等因素相关。

从症状来看,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逐渐加重的痛经,往往在月经来潮时开始,起初可能是隐痛,随着病情发展,疼痛程度加剧,呈痉挛性绞痛,止痛药效果也越来越差。月经量过多也是常见症状,由于子宫体积增大,子宫内膜面积也随之增加,且子宫收缩不良,使得月经期间出血量明显增多,还常伴有血块,长期可导致贫血,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另外,部分患者还会感觉下腹坠胀、子宫均匀性增大等情况。

二、治疗方法——多元策略应对病症

  1. 药物治疗

    • 对于症状较轻、有生育需求或者临近绝经期的患者,药物治疗是常用的手段之一。非甾体类抗炎药可以在痛经时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像布洛芬等,通过抑制体内的炎症介质产生,减轻子宫痉挛性收缩带来的疼痛感。
    • 激素类药物应用较为广泛,比如口服短效避孕药,它能抑制排卵,减少月经量,同时让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萎缩,从而缓解痛经等症状。还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 - a),它可以使体内的激素水平达到类似绝经的状态,让子宫腺肌症的病灶缩小、萎缩,不过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骨质疏松等副作用,所以一般使用时间有限制,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会适当补充小剂量的雌激素来缓解这些不良反应。
  2. 手术治疗

    • 病灶切除术:对于年轻、有生育需求且病灶比较局限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病灶切除术。手术旨在尽量切净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同时保留子宫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为患者后续的生育创造条件。不过,由于子宫腺肌症的病灶往往边界不清晰,手术切除难度较大,存在一定的复发风险。
    • 子宫内膜消融术:通过一些物理或化学的方法,破坏大部分子宫内膜组织,减少月经量,缓解痛经。例如射频消融、微波消融等方式,让子宫内膜的功能层失去功能,但这种手术可能会影响生育功能,所以一般适用于无生育要求的患者。
    • 子宫动脉栓塞术:是在血管造影的基础上,将栓塞剂注入子宫动脉,阻断为子宫腺肌症病灶提供营养的血液供应,从而使病灶缺血、坏死、萎缩。这种方法创伤相对较小,但对于有生育需求的患者要谨慎选择,因为它可能影响子宫和卵巢的血运,对生育有一定潜在影响。
    • 子宫切除术:如果患者年龄较大、症状严重,经过药物治疗无效,且没有生育要求的情况下,子宫切除术是一种比较彻底的治疗方法。切除子宫后,就能从根本上消除子宫腺肌症的病灶,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但也意味着患者失去了生育能力。
  3.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在治疗子宫腺肌症方面也有独特的优势。中药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质进行辨证论治,采用活血化瘀、温经散寒、软坚散结等治法。例如一些经典的方剂,通过调节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改善盆腔的内环境,缓解疼痛、减少月经量等。同时结合西医的检查和治疗手段,如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灌肠、针灸等外治法,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可以减轻西药带来的一些副作用。

三、生活调理与长期管理——助力康复与预防复发

除了积极接受治疗外,生活中的调理对于子宫腺肌症患者也至关重要。在饮食上,要避免食用辛辣、生冷、富含雌激素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减少因便秘等原因引起的腹压增高对子宫的影响。

平时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保暖,避免受寒后引起子宫收缩,加重痛经等症状。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同时,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处于焦虑、紧张的情绪中,因为情绪因素也可能影响内分泌系统,进而对病情产生影响。

总之,治愈好子宫腺肌症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配合生活中的调理和长期的病情管理,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