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 > 科室导航 > 肝病科 > 脂肪肝 >
科室导航
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肝:从“沉默”到肝硬化的距离——肝病医生常怀利深度解析

发布日期:2025-11-12文章来源: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浏览次数(122)

 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一种名为“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疾病正悄然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它不像酒精性脂肪肝那样与饮酒直接相关,而是更多地与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等代谢性疾病相伴而生。那么,这种看似“温和”的脂肪肝,真的有可能发展成为严重的肝硬化吗?让我们听听肝病专家常怀利医生的专业解读。

一、非酒精性脂肪肝: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隐患

非酒精性脂肪肝,顾名思义,是指除酒精外的其他因素导致的肝脏脂肪堆积。它通常出现在腹部肥胖、缺乏运动、饮食不均衡的人群中。初期,患者可能并无明显症状,甚至肝功能检查也仅显示轻度异常。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对其掉以轻心。常怀利医生指出,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果不加以干预,其病情可能会逐渐恶化。

二、从脂肪肝到肝硬化的“隐形桥梁”

  1. 肝细胞损伤与炎症:长期的脂肪堆积会导致肝细胞受损,引发炎症反应。这一过程是肝脏向更严重疾病转变的关键一步。

  2. 肝纤维化:随着炎症的持续,肝脏开始尝试修复自身,但过度的修复会导致纤维组织增生,形成肝纤维化。这是肝硬化的前兆。

  3. 肝硬化:当肝纤维化进一步加重,肝脏结构发生不可逆的改变,即成为肝硬化。此时,肝脏功能严重受损,可能出现腹水、黄疸、消化道出血等一系列严重症状。

三、哪些因素加速了这一进程?

  1. 代谢综合征:包括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异常,这些都会促进脂肪肝的发展及其后的病理变化。

  2. 不良生活习惯:如久坐不动、熬夜、饮食不规律等,都是加速病情进展的重要因素。

  3.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脂肪肝或肝硬化病史的人,患病风险相对较高。

四、预防与逆转:把握健康的主动权

面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常怀利医生强调,早期干预和生活方式的调整是关键。

  1. 改善饮食习惯: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比例。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瘦肉、豆制品等。

  2. 加强体育锻炼: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同时,结合力量训练,提高基础代谢率。

  3. 控制体重与血糖:通过饮食和运动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对于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水平。

  4. 定期体检与监测:尤其是有脂肪肝家族史或已确诊为脂肪肝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肝功能、超声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5. 药物治疗与遵医嘱:在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开具药物来帮助改善肝功能和减轻炎症。务必遵循医嘱,按时服药。

总之,非酒精性脂肪肝并非一成不变,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调整和医疗干预,我们完全有能力将其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甚至实现逆转。常怀利医生提醒,关注肝脏健康,从日常生活做起,让健康成为我们最坚实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