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 > 科室导航 > 肝病科 > 脂肪肝 >
科室导航
脂肪肝

揪出脂肪肝元凶!肝病专家常怀利揭秘五大致病根源

发布日期:2025-10-27文章来源: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浏览次数(134)

 体检报告上的“脂肪肝”诊断逐年增多,这个曾经被视为富贵病的代谢性疾病,如今已成为困扰大众的健康难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常怀利指出:“80%以上的脂肪肝都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认清病因才能有效预防。”让我们跟随这位深耕肝胆疾病诊疗二十余年的专家,揭开脂肪肝形成的五大关键因素。

首当其冲的是高热量饮食陷阱。现代人餐桌上的精制碳水化合物、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摄入量远超身体所需。常怀利主任举例说:“一碗牛肉面上盖着厚厚的油花,搭配甜饮料下肚,相当于一次性摄入全天所需的热量总和。”这些过剩的能量迅速转化为甘油三酯,在肝脏内堆积成脂滴。更危险的是果糖代谢的特殊性——它绕过正常能量调控机制直接合成脂肪,使含糖饮品成为隐形的健康杀手。

久坐少动的生活方式加剧了能量失衡。办公室白领日均步数不足三千步已成常态,肌肉细胞对葡萄糖摄取能力下降40%。研究表明,连续静坐超过6小时会使脂蛋白脂肪酶活性降低50%,导致血液中游离脂肪酸无法被及时分解利用。常主任强调:“即便是规律健身者,若日常活动量不达标,仍可能陷入脂肪肝困境。”

肠道菌群失调正在成为新兴诱因。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破坏肠道微生态平衡,致病菌过度繁殖产生内毒素入血。这些毒素激活肝脏星状细胞引发炎症反应,同时改变胆汁酸代谢谱系。临床观察发现,伴有便秘或腹泻的患者往往伴随更严重的肝脂肪变性,补充益生菌制剂可显著改善指标。

遗传因素埋下隐患种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胰岛素抵抗相关基因突变携带者患病风险增加3-5倍。常怀利主任接诊过一对双胞胎病例:同卵兄弟在相似环境下生活,携带APOE4等位基因者更早出现转氨酶升高。基因检测虽不能改变先天禀赋,但能帮助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

药物性肝损伤不容忽视。长期使用他莫昔芬、甲氨蝶呤等药物会干扰线粒体功能,影响脂肪酸β氧化过程。某些降压药导致的水钠潴留也会加重肝脏负担。即使是看似安全的维生素补充剂过量摄入,同样可能诱发脂肪肝样改变。医生提醒正在服药的患者应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

从管住嘴迈开腿到调节肠道健康,从认识遗传风险到规避药物伤害,防治脂肪肝需要全方位的生活方式革新。正如常怀利主任所说:“肝脏是沉默的器官,但生活方式的改变会让它重新焕发生机。”掌握这些科学知识,我们完全有能力阻断脂肪肝的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