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 > 科室导航 > 肝病科 > 乙肝 >
科室导航
乙肝

乙肝病毒携带者会不会传染?肝病医生庄淑英解读

发布日期:2020-08-20文章来源: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浏览次数(87)

在乙肝相关的话题中,乙肝病毒携带者是否具有传染性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为此,我们请教了肝病领域的专家庄淑英医生,让她来为我们详细解答这个问题。

一、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基本概念

庄淑英医生首先介绍说,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指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持续6个月以上,很少有肝病相关症状与体征,肝功能基本正常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简单来说,就是身体里有乙肝病毒,但目前肝脏没有发病,各项功能还比较正常。

二、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传染性分析

  1. 传染源角度:乙肝病毒携带者体内确实存在乙肝病毒,所以从理论上来说,他们有可能将病毒传染给他人。乙肝病毒主要存在于携带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等体液中,这些体液如果接触到健康人的破损皮肤或黏膜,就有可能造成病毒传播。例如,在一些不正规的输血、注射过程中,如果使用了被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器械,就有感染的风险。另外,在性接触中,如果一方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也有可能通过生殖道分泌物将病毒传染给另一方。

  2. 传播途径及实际传染性: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和性传播。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来说,母婴传播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途径。如果母亲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分娩过程中,婴儿有可能会接触到母亲的血液和体液,从而感染乙肝病毒。不过,现在通过有效的母婴阻断措施,如新生儿出生后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以大大降低母婴传播的风险。在血液传播方面,虽然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血液有传染性,但在一般的日常生活接触中,如共同进餐、握手、拥抱等,通常不会传播乙肝病毒,因为乙肝病毒不会通过消化道传播,而且健康人的皮肤是一道很好的屏障。在性传播方面,虽然有一定的传染风险,但如果正确使用安全套等防护措施,也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的可能性。

  3. 病毒载量与传染性关系: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传染性还与体内的病毒载量有关。病毒载量越高,传染性相对越强。通过检测乙肝病毒 DNA 定量可以了解病毒载量的情况。如果乙肝病毒 DNA 定量较低,说明病毒在体内复制不活跃,传染性也相对较弱;反之,如果病毒载量高,传染性就会较强。

三、如何预防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传染

  1. 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自身:应该定期进行复查,包括肝功能、乙肝病毒 DNA 定量、肝脏超声等检查,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同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饮酒、过度劳累等,以保护肝脏功能。

  2. 对于周围的人:如果家庭成员或密切接触者中有乙肝病毒携带者,建议及时接种乙肝疫苗,这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接种疫苗后,机体会产生乙肝表面抗体,从而获得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

庄淑英医生强调,乙肝病毒携带者有一定的传染性,但通过正确的预防措施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有效降低传染的风险。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乙肝病毒携带者,避免对他们产生不必要的恐惧和歧视,同时也要加强自我防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