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 > 科室导航 > 肝病科 > 乙肝 >
科室导航
乙肝

乙肝症状全解析:肝病专家庄淑英带您识别身体警报

发布日期:2025-10-27文章来源: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浏览次数(85)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在我国超过8千万人,但许多患者因忽视早期症状导致病情恶化。三甲医院感染科主任庄淑英凭借三十年临床经验指出:“正确认知乙肝的典型表现,是把握治疗时机的关键。”这位主导过多项抗病毒药物临床试验的医学权威,将为我们详细解读乙肝患者的常见症状图谱。

消化系统异常往往是首发信号。多数患者会出现持续性食欲减退,特别是对油腻食物产生本能抗拒。庄主任解释这与胆汁分泌不足影响脂肪乳化有关,就像厨房少了清洁剂难以去除油污一样。约60%的患者伴随恶心干呕,晨起刷牙时尤为明显,这是血液中胆红素升高刺激延髓呕吐中枢所致。部分人还会经历右上腹隐痛,如同背着沉重的包袱,这种钝痛感在劳累后加剧。

全身倦怠感具有特征性。不同于普通疲劳经休息可缓解,乙肝引起的乏力呈现进行性加重趋势。患者常描述为“骨头缝里冒酸水”,连梳头、持筷等日常动作都觉吃力。实验室检查显示肌酸激酶普遍升高,反映肌肉能量代谢障碍。更值得关注的是睡眠质量断崖式下跌——夜间易醒、多梦纷扰,晨起仍感昏沉如戴紧箍咒。

皮肤改变暗藏玄机。典型表现为面色晦暗无光,如同蒙了层灰白色薄膜,医学上称为“肝病面容”。颈部、前胸等部位可能出现蜘蛛状血管痣,中心红点向四周放射细小血丝,按压中心会暂时褪色。手掌大小鱼际处发红(肝掌)也是重要体征,这是雌激素灭活减少导致的毛细血管扩张。指甲半月痕缩小或消失提示甲床微循环障碍。

黄疸进展揭示病情深浅。最初巩膜黄染像滴入柠檬汁,逐渐蔓延至全身皮肤。尿液颜色转为浓茶色,大便反而呈陶土样变浅。庄主任强调:“出现陶土便说明胆道完全梗阻,必须立即就医!”此时常伴有皮肤瘙痒,尤其夜间加重,抓挠后可见条索状抓痕。

出血倾向不容忽视。轻则牙龈出血、鼻衄频繁,重则皮下瘀斑此起彼伏。这是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功能下降的表现,就像工厂减产导致原料供应不足。女性患者可能出现月经过多或淋漓不尽,血小板减少还会引发术后创面渗血不止。

面对这些警示信号,庄淑英主任给出专业建议:高危人群应每半年进行乙肝两对半、HBV DNA定量及肝脏超声检查;确诊患者需建立健康档案动态监测;家庭成员应及时接种疫苗形成免疫屏障。她特别提醒:“慢性乙肝可能悄然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定期筛查犹如给肝脏做体检。”

从消化道不适到全身症状,从皮肤改变到出血倾向,乙肝通过多种方式发出健康警报。正如庄淑英主任所言:“读懂身体的语言,才能在疾病道路上及时刹车。”科学认知症状、规范治疗随访,是对抗乙肝病毒的最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