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世界肝炎日:肝脏健康科普知识全解析
在7月28日世界肝炎日,我们聚焦肝脏这一人体重要的“化工厂”,深入了解肝脏健康相关知识至关重要。
肝脏位于人体右上腹,有着众多关键功能。它就像身体的一个代谢中心,参与糖、蛋白质、脂肪的代谢。例如,它能将血糖转化为糖原储存起来,当我们身体需要能量时,再将糖原分解为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维持血糖的稳定。在蛋白质代谢方面,肝脏可以合成多种血浆蛋白,如白蛋白等,这些蛋白对于维持血管内的胶体渗透压有着重要作用。同时,肝脏还是脂肪代谢的重要场所,能合成胆汁酸,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并且对脂类的合成、转运和分解都发挥着关键作用。
肝炎是肝脏最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主要包括病毒性肝炎(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酒精性肝炎、脂肪性肝炎等。病毒性肝炎具有传染性,甲肝和戊肝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如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水。乙肝、丙肝和丁肝则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例如,共用未消毒的注射器、与肝炎患者发生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等都可能感染相关病毒。
肝脏疾病的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但也有一些蛛丝马迹。疲劳乏力是常见表现之一,因为肝脏功能受损会影响能量代谢,即使休息后也难以恢复精力。消化道症状也较为多见,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等。这是由于肝脏分泌胆汁异常,影响脂肪消化,进而导致消化功能紊乱。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肝区隐痛或胀痛,不过这种疼痛通常没有特异性,容易被忽视。
预防肝脏疾病,生活习惯很关键。在饮食方面,要保持均衡。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它们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有助于肝脏的解毒功能。比如西兰花、菠菜、苹果等。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瘦肉、鱼类、豆类等,但要注意避免过量摄入高脂肪、高糖食物,以免加重肝脏负担。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特别是贝类等可能携带甲肝病毒的海鲜。
在生活习惯上,戒烟限酒十分重要。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和酒精都会对肝脏造成损害,酒精更是导致酒精性肝病的主要元凶。此外,要避免滥用药物,很多药物都有肝毒性,使用药物时应遵循医嘱。保持适当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有助于肝脏的健康。
对于肝炎患者,定期检查是控制病情的关键。通过肝功能检查、肝脏超声、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等项目,可以及时了解肝脏的状况。如果是乙肝患者,根据病情可能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以抑制病毒复制,减少肝脏损伤。
在7月28日世界肝炎日,我们要牢记这些肝脏健康科普知识,关爱自己的肝脏,从良好的生活习惯做起,积极预防肝脏疾病,让肝脏这个默默奉献的器官保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