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 > 科室导航 > 肝病科 > 肝硬化 >
科室导航
肝硬化

导致患上肝硬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肝病医生常怀利解读

发布日期:2025-10-24文章来源: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浏览次数(51)

 肝硬化,作为一种严重的慢性进行性肝病,其发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我们邀请了资深肝病专家常怀利医生,为我们详细剖析导致肝硬化的主要原因。

病毒性肝炎是首要元凶

在众多致病因素中,病毒性肝炎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这些病毒持续破坏肝细胞,引发炎症反应,久而久之,健康的肝脏组织逐渐被纤维化替代,最终演变为肝硬化。因此,接种疫苗、避免不洁注射及血液制品的使用,对于预防病毒性肝炎至关重要。

酒精滥用不容忽视

长期大量饮酒也是导致肝硬化的重要诱因。酒精进入体内后,主要通过肝脏代谢,过量摄入会直接损害肝细胞,引起脂肪变性、炎症甚至坏死。随着时间的推移,反复损伤与修复的过程促进了肝脏纤维化的形成,进而发展成肝硬化。戒酒或限制饮酒量,是保护肝脏免受酒精伤害的关键措施。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悄然上升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率显著增加。肥胖、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因素导致脂肪在肝脏内过度堆积,引发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加速了肝纤维化进程。控制体重、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成为对抗NAFLD的有效手段。

药物与化学物质的潜在威胁

某些药物和化学物质也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尤其是长期或过量使用时。例如,一些抗生素、抗结核药、化疗药物以及环境中存在的毒素等,都可能引起药物性肝损伤,进而促进肝硬化的发展。在使用这类药物时,应严格遵医嘱,注意监测肝功能变化。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影响

部分人群由于免疫系统异常,会攻击自身的肝脏组织,导致自身免疫性肝炎或其他相关疾病。这种持续性的免疫攻击同样会促使肝脏纤维化,最终可能进展为肝硬化。对于这类患者,及时诊断并采取适当的免疫抑制治疗尤为重要。

遗传与代谢因素的作用

遗传因素在某些类型的肝硬化发病中也扮演着角色,如血色病、威尔逊氏病等遗传性代谢障碍疾病,会影响铜、铁等元素的正常代谢,从而损害肝脏功能。此外,一些罕见的先天性酶缺陷也可能导致早期就出现严重的肝损害。

常怀利医生提醒:“预防总是优于治疗。”了解并规避上述风险因素,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是防止肝硬化发生和发展的关键。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也是维护肝脏健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科学的认识和管理,我们可以有效降低肝硬化的风险,守护好自己的“生命之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