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 > 科室导航 > 儿科 > 多动症 >
科室导航
多动症

多动症儿童的行为表现有哪些

发布日期:2025-06-21文章来源: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浏览次数(123)

   多动症儿童的行为表现有哪些:多动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行为表现通常围绕注意力缺陷、多动和冲动三大核心症状展开,具体表现因个体差异而异。以下是常见的行为特征:

 
  一、注意力缺陷的表现
 
  1.粗心大意
 
  经常忽视细节,做作业、考试时漏题或犯低级错误。
 
  做事虎头蛇尾,难以完成完整任务(如拼图、整理书包)。
 
  2.易分心
 
  容易被外界干扰(如窗外声音、他人动作),难以专注学习或游戏。
 
  上课走神、发呆,即使感兴趣的事情也难以持续关注。
 
  3.组织能力差
 
  物品杂乱无章(如书包、书桌混乱),常丢三落四。
 
  时间管理困难,无法按计划完成任务。
 
  4.听觉“恍惚”
 
  看似在听人说话,但答非所问,或忘记刚布置的任务。
 
  二、多动的表现
 
  1.身体活动过多
 
  无法安静坐在座位上,扭动、摇晃椅子或频繁起身。
 
  在需要静坐的场合(如课堂、餐桌)四处跑动、攀爬。
 
  2.过度喧闹
 
  在安静环境中仍大声说话、尖叫或制造噪音。
 
  喜欢玩危险或高强度的游戏(如狂奔、跳跃)。
 
  3.“闲不住”
 
  难以进行安静活动(如看书、拼图),总要找事情做。
 
  睡眠时也可能频繁翻身、磨牙或说梦话。
 
  三、冲动的表现
 
  1.行动冲动
 
  未听完指令就急于行动(如抢答问题、插队)。
 
  在禁止奔跑的区域突然跑动,或触摸危险物品。
 
  2.情绪冲动
 
  容易因小事发脾气、哭闹,缺乏耐心。
 
  难以接受规则约束,常与成人或同伴发生冲突。
 
  3.语言冲动
 
  频繁打断他人对话,或强行插入不相关的话题。
 
  难以等待轮流发言或游戏。
 
  四、其他常见表现
 
  1.学习困难
 
  因注意力分散导致学习成绩波动大,尤其数学、语文等需要细致思考的科目。
 
  逃避写作业或拖延,但对感兴趣的事物(如电子游戏)可能过度投入。
 
  2.社交问题
 
  因冲动行为被同伴排斥,或因过度活跃显得“不合群”。
 
  部分孩子可能因自卑而退缩,避免社交互动。
 
  3.情绪问题
 
  易受挫、低自尊,甚至出现对抗行为(如顶嘴、拒绝服从)。
 
  可能伴随焦虑、抑郁或强迫症倾向。
 
  五、注意区分
 
  正常活泼vsADHD:正常儿童在特定情境(如游乐场)可能多动,但能在需要时自我控制;ADHD儿童的行为问题持续存在,且影响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
 
  其他原因:需排除焦虑、抑郁、智力障碍、听力/视力问题或家庭环境因素导致的类似表现。
 
  如何应对?
 
  如果怀疑孩子有多动症倾向,建议:
 
  1.尽早就医:由心理医生、儿科医生或精神科医生评估,结合行为观察、量表测试和脑电图等检查综合判断。
 
  2.行为干预:通过正强化(鼓励良好行为)、结构化日程(明确任务步骤)和感统训练改善症状。
 
  3.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哌甲酯(如专注达)或托莫西汀等药物,辅助提升注意力。
 
  4.家庭支持:减少指责,提供稳定、有规律的环境,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多动症儿童的行为表现有哪些,早期干预能有效改善预后,多数孩子通过科学治疗可显著提升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