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频繁眨眼睛是抽动症吗?儿科医生吴贺莉解答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些不经意间出现的小动作常常会让家长忧心忡忡,其中小孩频繁眨眼睛就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情况。很多家长第一反应就是担心这会不会是抽动症,为此,我们邀请到了经验丰富的儿科医生吴贺莉来为大家答疑解惑。
吴贺莉医生在儿科领域有着深厚的专业积累,尤其是在儿童神经系统疾病方面颇有建树。她介绍道,小孩频繁眨眼睛确实有可能是抽动症的表现,但不能仅凭这一单一症状就仓促下结论。
抽动症,医学上称为抽动障碍,是一种起源于儿童时期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除了频繁眨眼睛外,往往还伴有其他多样化的症状。比如有的孩子会时不时地耸肩膀、皱鼻子、歪嘴巴,或者发出清嗓子、吸鼻子等奇怪的声音。这些症状大多具有不自主性,也就是说孩子自己很难去控制它们,而且在紧张、焦虑或者疲劳的状态下,这些表现往往会更加明显。例如,当孩子面临考试压力,或者在课堂上被老师提问等场景时,眨眼以及伴随的其他抽动症状可能会频繁发作。
然而,导致孩子频繁眨眼睛的原因远不止抽动症这一种。眼部的局部问题就十分常见。像结膜炎,孩子会觉得眼睛痒、干涩不适,就会通过频繁眨眼来缓解这种不舒服的感觉。过敏性结膜炎在儿童群体中发病率还不低,可能接触到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后就会发病,除了眨眼,还常伴有眼睛发红、流泪等症状。还有倒睫的情况,睫毛生长方向异常,向眼球方向生长,不断刺激角膜和结膜,孩子也会不由自主地频繁眨眼,试图减轻这种异物感。
用眼习惯不佳同样会引发频繁眨眼。如今电子产品普及,很多孩子长时间盯着手机、平板看动画片、玩游戏,屏幕的光线刺激、用眼过度导致眼睛干涩、视疲劳,眨眼次数就会增多,以此来湿润眼球,缓解不适。另外,如果孩子长期在光线过强或者过暗的环境下学习、看书,也会对眼睛造成伤害,使得眨眼变得频繁。
从心理因素层面来看,当孩子处于紧张、焦虑的情绪中时,也可能出现频繁眨眼的现象。比如刚进入幼儿园或者小学,面对陌生的环境、新的同学和老师,心里感到不安,就可能通过频繁眨眼这种小动作来舒缓内心的紧张情绪。或者家庭氛围紧张,父母经常吵架、对孩子要求过高等情况,也会给孩子心理造成压力,反映在身体上就是出现类似的表现。
吴贺莉医生强调,当发现孩子频繁眨眼睛时,家长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能盲目给孩子扣上抽动症的帽子。应该先仔细观察孩子是否还有其他伴随症状,同时回顾近期孩子的用眼情况、生活环境以及心理状态等。最好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的儿科或者眼科就诊,医生会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视力检测、眼部检查以及评估孩子的精神状态等,准确判断病因,然后针对性地进行治疗,无论是眼部疾病、用眼问题还是心理因素导致的,都能通过合适的方法来改善,要是确诊为抽动症,也能尽早开展规范的治疗,助力孩子健康成长。